期中考已经结束,孩子们都陆陆续续地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朋友圈里不少“凡尔赛式”家长已经开始在炫娃成绩了:
也有家长说,孩子一回到家,就垂头丧丧丧丧丧丧丧丧气,问她考的如何。 不好。 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了! 我已经复习很久了……努力也没用。 怎么会,是不是没审题?平时写作业就磨磨蹭蹭,没写完吧?还是…… 别说了! 许多家长懂得如何夸奖成绩达到预期的孩子,也知道不该一味责骂贬斥成绩亮红灯的孩子,但是很少人教他们如何正确与没考好而产生挫败感的孩子沟通。 别说像电影里那样鼓励孩子重新振作了,要是一个不小心说错话,冲突起来,孩子转身锁门拒绝沟通,弄得两头不愉快。 01 你的安慰属于哪种类型? 当孩子拿到成绩觉得很挫败,向你寻求安慰和支持时,你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直接说:“没事,下次再努力一点就好,晚上带你吃顿好的。”那么你的安慰就是属于情绪消除型。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John Gottman)将安慰他人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消除型(emotion dismissing),另一是情绪指导型emotion coaching)。 ● 采取情绪消除模式的家长,认为悲伤、愤怒、沮丧这些都是坏情绪,应该极力逃避,他们会试图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劝告孩子“忘了这件事吧”来改变淡化孩子的感受,或要求孩子要开心点。 ● 采取情绪指导模式的家长,则会把孩子的这些情绪都视为是很正常的表达,他们会运用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去理解和接纳孩子们的这些情绪,引导他们表达感受。并借此机会与孩子产生情感连结。 约翰·戈特曼在他的著作《爱的博弈》中指出:一项针对三四岁孩子的研究发现,5年后,指导型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在学业上表现得更好,和同龄人的关系更好,身体更健康,行为问题更少,这与他们高超的自我平复能力和集中力有关。 采用情绪消除模式的家长,首先想要直接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这是一种否定、不接纳和孩子情绪的态度,因此这种安慰效果甚微。 而情绪指导模式的家长,会首先引导孩子表达出感受,并给与理解和接纳。当孩子感受到被无条件接纳与理解,面对挫折才更容易恢复信心。 情绪需要时间消化,而不是消除。 当孩子考砸了闷闷不乐,别马上说“没关系”,而是先聆听孩子的感受,同理孩子的心情,肯定孩子的努力,让孩子的情绪先完整沉淀下来。 正如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 吉诺特(Haim G. Ginott)所说:“理解要先于建议,引导才会有效。” 消极情绪也并非洪水猛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每一次失败造成的心情抑郁,并夹杂着不安、忧虑和气愤,当这些情绪处于中等程度,就会刺激孩子的作出改变的行动。 02 你的解释风格影响孩子的思维 经历失败、心情郁闷、不断尝试做出改变直到成功,这就是一种让孩子获得掌控感的过程。 不过孩子遇到挫折,一种情况是像上述那样越挫越勇,另一种则是一蹶不振,甚至发展出自己干啥啥不行的习得性无助感。 所谓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的是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造成这种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往往就取决于父母的态度与看法。 “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认为,形成乐观的“积极思维”的关键是解释风格(explaining style),也就是对事件产生原因的习惯性看法。 当孩子解释为何某一件好事或坏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三个维度需要考虑: ● 永久性:即事情的起因是否会始终存在; ● 普遍性:即起因影响许多情况; ● 个人化:即起因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 Ø 举个例子:当孩子数学考得很差,回到家沮丧无比地表示:自己是永远也考不到平均分的。这时候,家长安慰道:“没关系,妈妈以前理科成绩也不好,看来你也不是学数学的料。” 这种看似贴心的安慰,实则是一种扎心的消极悲观的解释风格,把孩子考得不好归因到永久性(永远也考不好)、普遍性(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个人化(没有数学细胞)这类难以改变的维度。 而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则将失败解释为暂时的(一时的)、特殊的(偶然发生)、非个人化的(能够改变的)——例如:“这次期中考没考好,但只要认真分析错题,很快期末考一定可以进步。” 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都可以在后天被“习得”的。当家长安慰孩子时,记得采取积极乐观的风格解释,让孩子养成乐观的“积极思维”。 接纳理解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之后再进行具体学科的考后复盘,让孩子学会将这次挫折化为进步的动力,更加努力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相信期末考可以逆风翻盘的! 参考资料: 《爱的博弈》,约翰·戈特曼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习得性无助,MBA智库百科 《养出乐观的孩子》,塞利格曼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图文源于微信公众号:阳光家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