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1.
可乐腐蚀性强能溶解一条鱼?
可乐,这款自1886年面世至今的饮品可谓风靡全球,广受年轻一代的喜爱。然而,可乐不仅是饮料界的“顶级流量”,在朋友圈各大营销号文章中也是牢牢占据着“c位”。作为孩子们的心头之爱,家长们的眼中之钉,由喝可乐引发的亲子矛盾可谓数不胜数:
例如,超市里的饮料零食区,自古以来就是亲子“必争”之地。逛超市时,我常常能遇上喜闻乐见的“固定栏目”:孩子vs家长——可乐争夺大战。
哼哼~我不会让任何一个人类幼崽从我面前安静地走过……
今年,科普中国与新华社的联合发布了一则关于可乐的辟谣新闻:关于可乐的谣言多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曾经笃定的那些“可乐=毒药“的真理,一定就是对的吗?
(转自:科普中国)
嗜甜是孩子的天性,但这不代表孩子要喝可乐,就可以给他们喝可乐。可乐毕竟是饮料,过量的饮用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孩子真的实在想喝,不妨与TA约定好喝可乐的饮用量和频率,不仅能愉悦心情,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零食扇面图将可乐、巧克力等列为:“适当/限量食用”,并未说明“禁止食用”
如果家长选择“一刀切”地打压、拒绝孩子的需求,反而适得其反,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多孩子长大后,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就开始变本加厉地弥补小时候可乐没喝够的需求。物极必反,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2.
草莓畸形、个头大一定是打了膨大剂?
草莓香甜多汁,营养丰富,尤其是所含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10倍。鲜红的外观,酸甜的口感,成为了许多女孩最爱的水果之一。然而,随着草莓品种的丰富,个头也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草莓混入其中……
很多家长担心:
草莓怎么会长这么大,打了膨大剂了吧!
形状那么畸形,一定是农药打多了!
草莓那么甜,肯定加了甜蜜素!
究竟,草莓“变形计”的真相是什么呢?
首先,家长们最担心的膨大剂,其实是指一种植物激素,也就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学名叫做氯吡脲(CPPU)。它对人体是安全的且被国家允许使用的,有图为证如下:
其次,草莓形状畸形的问题——主要是授粉不均造成的。青岛农业大学草莓专家姜卓俊表示:
草莓结果期间很少使用生长调节剂,如果使用容易造成果肉松软,硬度变差,草莓的卖相和口感也会很差,拿到市场上也卖不出好价格,果农一般不会这么干。长相奇怪的草莓大多是因为授粉不均,大棚里温度和湿度不良,蜜蜂量不够,所以授粉会不均,长出奇怪的草莓是很正常的事。
姜卓俊教授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还是担心的话,使用膨大剂和正常种植的草莓如果仔细辨别,还是有区别的。
鉴别办法:一看二摸三尝
一看:使用膨大剂的草莓个头超大,外形有不规则凸起、颜色青红分明;正常草莓个头如鹌鹑蛋或鸽子蛋大小,也有个别单枝草莓个头较大,颜色红艳有光泽、色泽均匀,形若圆心。
二摸:膨大剂草莓泛青部分摸起来很硬,发红表皮摸起来有软软的感觉,能轻易掰开;正常草莓因果肉结合紧密、水分较多而不易掰开。正常草莓摸着富有弹性,软硬适中。
三尝:膨大剂草莓吃起来寡淡无味,自然长大的草莓则甜中带酸,满口自然味道。
3.
水果很甜是因为注射了甜蜜素?
网上流传最广的传言便是用针管给水果打针,注射甜蜜素以提高甜度。然而,这种方法早已被证明无法真正实践。
为此,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别进行了对比实验来辟谣。
实验人员分别使用了苹果和橙子来做实验。结果发现,苹果因为太硬根本注射不进去。至于橙子,可以很明显看到,橙子打针部位的颜色迅速变深,细菌容易进入,从而影响水果整体口感和销售。
此外,注射进西瓜的甜蜜素基本集中在注射口附近,甜度分布不均。如果用多方位均匀注射的方法呢?那更不可能了,注射口就是留给细菌的“大门”,水果表皮上若是有多个注射口,反而更加速了水果的腐烂变质速度。
所以,无论果农果贩使用哪种方法来注射甜蜜素,都是弊大于利。一来影响卖相,二来影响口感,人们光用肉眼就可以轻易识破,自然这些水果根本无法达到正常的销售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甜蜜素会被使用在哪里?
既然不存在注射甜蜜素一说,那为什么现在的水果越来越甜了呢?
第一
甜蜜素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标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可以看到,甜蜜素可以在冷冻食品、水果罐头、果酱、面包、糕点等食品中使用,只要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甜蜜素,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国际制定的安全标准是每天每千克体重不超过11毫克,对于一个60kg的成年人来说,这相当于20~30克蔗糖产生的甜度。
经计算,如果单独使用甜蜜素来获得足够的甜度,偶尔喝几次饮料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是,若是每天都喝一瓶饮料,那就超过安全限量了。
甜蜜素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
第二
随着种植科学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温室大棚等高科技手段使水果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了提高,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供应充足的各类水果。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品质越变越好。
所以,“一竿子打死”甜蜜素的作用是非常不合理的观念,在合理范围内摄入甜蜜素是符合人体日常代谢标准,过量摄入才会危害健康。
写在最后
在食品加工领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在耍流氓”。从田地到餐桌,从漫长的流水线到拥挤的货架,若是没有食品添加剂,现代食品加工业将荡然无存,我们又如何能第一时间享受到琳琅满目、新鲜可口的食物呢?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终将止于智者,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别让自己落入了人云亦云的消费陷阱。
成长袋
市面上有不少新闻夸大了某类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许是为了博眼球增加收视率,或者是商业互攻——家长们如希望孩子给孩子提供健康饮食环境,应仔细分析甄别,不要因为恐慌而偏听偏信小道消息,一味强制孩子拒绝某类食品,甚至采取一些极端强硬措施。殊不知,这样可能加剧了亲子冲突,带来的心理伤害可能还要远超过食品添加剂带来的身体伤害。
参考资料:
http://www.piyao.org.cn/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https://www.kepuchina.cn/
科普中国
https://www.sohu.com/a/283273221_656656
水果这么甜是用了甜蜜素?这次做实验真相出来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6243645123660613&wfr=spider&for=pc
天津市面上大个儿畸形草莓是打了膨大剂?能吃吗?
图&封面/源网络
“阳光家长学院”APP
育儿烦恼,一扫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