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兴义研学之旅
贵阳清镇北大培文高二一班李雅楠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题记
耳边是溪水源源不断的哗啦声;眼前是瀑布倾泻而下,淅淅沥沥的打在岸边已经被磨得圆润的石头上,之前从未见过的小鸟 从深林里飞来,却又因为游人来往翕而躲入石头里;鼻子也早已被清新的空气进行了彻底的清洗......
这不是陶渊明笔下“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世外桃源,却依旧让我们“甚异之”。
这里是兴义,是一个你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绿色的地方,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明珠,是人间仙境。
我与众多培文高二学子放下了书本,到了这样一个宛如仙境的地方。其实早有去兴义游玩的经历。所以此行也就不是为了证 明这个世界的确存在仙境,更多是为了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所以在学校与研学机构的帮助下,有幸邀请到了贵州知名的杨教授和向教授带着我们一起以一种更为专业和更加理性的方式重新感受这个地方独特的美。我们同样期待在这样的美中,可以看到来源于生态环境的更深层的内在美。
水美
千峰环绕,千泉归谷,溪流侵蚀,江河冲击。
我们第一天便去了马岭河峡谷。虽然我们不能以更高的视角去观看那里的景色,无法亲眼看到大峡谷的全貌,但我们能尝试 以更广阔的胸怀去感受。身处其中,可以体会到来自峡谷的无限魅力。
纵使游览时已是冬季,却得益于兴义的怡人气候,我们仍然 能看到苔藓植被层层叠叠,延绵数里;山峰势拔五岳,连峰去天;好些树木仍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河水源远流长,崎岖弯折。
这里盘山的小路是石头与木头组成的,恰好地镶嵌在山林之 间,倒也不觉突兀。这个地方不像别处一般,它没有明显的开发 痕迹,像是峡谷足够包容,包容到可以让它忘却游客的拜访,可 以让它仍然傲然保持着这一份属于自然的美。
可是,当我们都在啧啧赞叹着这里的生态时,杨教授却向我们抛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有绿色便一定是环境好吗?
杨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名为“紫茎泽兰” 的植物,在教授向我们介绍完这种叶片呈三角 形的植物之后,真的不难发现这种植物随处可见。但可惜的在于,它不是一种好处良多的植物,它的生命力也并不值得我们去赞美,因为它是一种物种入侵的植物,会在其发生区形成 单种优势群落,并排挤很多本地植物。而且整株植物都有毒性, 并不对人类亦或当地生物有利。
的确,有绿色并不一定就代表着生态好。在我们不久前生物必修三的学习中便提到过“稳态”的概念。教授向我们提到,许多领导也会误以为只要种够了树,也就发展好了生态。实则不然, 在生态系统中,要维持它的相对稳定状态才是更加重要的。所以, 在贵州的生态治理过程中,便不能仅仅局限于绿色的覆盖,而是在于这样的绿色是否能够自身维系下去,也是在于其中生活的物种能否正常存活下去。
山美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万峰林像是一幅山水画卷,摊开来无一处不是美的。所以我们选择了不一样的方式去欣赏它,“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我们不仅仅走了景区的大路,还走了乡间的小路,走过了附近的田 埂。通过更加亲切和亲密的方式迈进这样的诗境。这里点缀着错 落有致的庄园,还有一片沾满灵气的古老村庄,“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大隐隐于市,自成一派别样风光。身临其中,全身的疲惫也可以被清新的空气一洗而空,我们的笑声荡漾在山谷里,好像永远都不会被消损掉,像是这里的花草树木石头一样, 可以一直一直留在这里,不用离去。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历史美
“我们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化石,而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活生生的生命。”
兴义不仅现在是美的象征,以前也是美的代表。由于这里特殊的历史环境,让 这里得以成立地质博物馆和原址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独特的深海设计和导游全程的详细讲解让远在白垩纪的生物在我的面前得以重生。在这里,我是第一次了解到了“胡氏贵州龙”,“海百合”这样的生物,惊叹于这个世界的演替真的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不知道在人类为自己是目前地球上的主宰者洋洋得意之际,千百万年前的胡氏贵州龙是否会为现在的人类感到悲哀。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来到身边, 毕竟只是一场无法预测的地质运动,就让上一秒还在捕食,还没有消化完的鱼龙,身首异处的被压成了化石。让人不由得感叹, 了解过去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了解未来的自己。如果人类作为高等生物,却不懂得珍惜,是否也会得到它们一样的结局?
人美
贵州人一直都是热情好客的,黔西南的少数民族更是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热情好客的一面。少数民族歌手“欢迎来到黔西南”的歌声在我们所有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美丽姐姐的彩色裙摆荡起的好看涟漪更是在心里抹不掉;美味的酸汤鱼,绝佳的烧烤盛宴, 还有顿顿都有的大馒头,成了我们回学校之后心念念的美食。
这一场三天两夜的兴义研学,纵使时间很短,但收获的确很多。比以往的任何一次研学都更具有了“研”和“学”的意味。也许是比起之前长大了,更懂得要主动去学习各样知识;也许是 跟队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带动了我们求知的欲望;也许只是因为美景本身就有让人充满求知欲的魔力吧。
再者,如今人们走进了美丽本身,了解了美丽个体,当然需要去保护美丽。近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热度久持不下的话题。怎样才能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必定是需要保护现有的一切资源,无论对于现在是否有价值,都不可任意开采,要从“人法地”(字面意)的思想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但同时,保护不是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经济发展也不是掠夺自然的“竭泽而渔”。在面对各种发达国家以生态为威胁, 拒绝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行为更是不可取的。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定是要以生态为前提,可持续性发展为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坚持发展经济水平。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的五年。这五年来,以中国速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环境污染治理的显著成效令人惊叹。我迫切的渴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不仅我们可以赞叹,我们的子子孙孙也可以亲眼看到。
在2021 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我坚信我的祖国必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后记